首页

评《“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姜望琪

 近日,《人民日报》接连对WiFi、iPhone等外语词发起攻击。继4月11日刊发《外来语滥用,不行》之后,4月25日又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以下简称《零翻译》)。本文拟评析《零翻译》之长短。

《零翻译》称“外语词频繁出现使用过度,影响沟通伤害汉语纯洁性”,其例子是“采用了基于OpenEdX开源平台,开发了HTML5视频播放器,不再依赖国外课程播放首选的YouTube,解决了国内用户无法访问国外edX平台问题。”作者没注明出处,我们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与此接近的《中国青年报》2013年10月12日的文章《清华大学要打造中文开放在线课程平台》。该文说,“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介绍,‘学堂在线’平台是基于edX发布的OpenEdX开源课程创建系统建立的,但不是edX的中文镜像,而是希望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文MOOC平台,能够引进更多的中国大学优质资源。......还开发了不依赖YouTube的HTML5视频播放器。”

《零翻译》的作者说“类似的表述,如今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WiFi、CEO、MBA、CBD、VIP、PM2.5,大量外语词不经翻译就见诸报端,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可是,这样的‘零翻译’,不知有多少读者看得懂?”不知道这些作者是怎么得出读者看不懂WiFi、CEO、MBA、CBD、VIP、PM2.5这个结论的?他们做过调查吗?在我们看来,就连其中最新的PM2.5都要成北京人的口头禅了,见面就是“今天雾霾真大,PM2.5都要爆表了。”更不用说使用时间较长的WiFi、CEO、MBA、CBD、VIP等。在北京郊区租地,都有VIP类别了!

当然,OpenEdX、HTML5、YouTube这些词,可能知道的人确实少一些。但是,其原因不在于它们是外语词,而是因为它们是专业词,局外人不懂。对于上过开放课的人来说,这些词不会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其实,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经验。即使是汉字组成的词,局外人一样不懂。清华大学副校长提到的MOOC有译成“摩课”的,你第一次见到这个词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词汇很多都是这样。今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被请到电台做节目,主持人称他为“学霸”。虽然“学霸”这个词是汉字组成的,但是,其新兴含义只在年轻人中间流传,白院长并不知道。“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刚开始流行时,有个台湾艺人就被“什么是神马”这个问题难倒了。就连“打酱油”、“表哥”都可以有传统意义以外的新意。

按照《零翻译》作者的逻辑,因为一部分人可能不懂这些新意,它们就不应该用了吗?可是,不允许引入新意,汉语还会有生命力吗?

《零翻译》的作者接着请一些专家分析了外语词越来越多的原因。有一位说,“优秀翻译人才匮乏也是原因之一。......早年,说起著名翻译家,傅雷、朱生豪、许渊冲、陆谷孙等一大串名字会浮上脑海。现在,你能想起谁?凤毛麟角!”

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论断。其中提到的“早年”的4位著名翻译家,有两位尚健在。特别是陆谷孙先生,虽然已属古稀,照样相当活跃。他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就有很多新词(但有些缩略词并没有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样译成汉字),2007年还出了第二版。不知道陆先生听说有人把他归作“早年的翻译家”作何感想?会不会因此做一篇新的博文?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零翻译》提到的翻译稿酬太低,倒是事实。应该提高稿酬,也是正当的提议。只是这跟外语词的增多,没有关系。外语词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翻译稿酬太低,人们就“零翻译”了(如陆谷孙先生的《英汉大词典》对有些缩略词的处理);而是因为外语词有它的特殊用途。

例如,鲁迅先生当年选用“阿Q”使他避免了在“贵”“桂”等字之间选择的烦恼(这跟翻译毫无关系)。更主要的原因当然是:“阿Q”这个形式新颖。杜甫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是所有文人追求的目标。

外语词之所以在年轻人中间特别容易流传,也是因为他们是追新一族。“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天然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人类不断求新,才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一味守旧,人类可能至今仍混迹于动物世界。

外语词受人青睐的第二个原因是:使用方便。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形式是由其功能决定的。为什么人类各种语言都有口语形式,都用肺部呼出的气体发音?因为这种方式最省力。如果人类语言都是手势语,人就少了一种最基本、最自然的工具,就不能一边交际一边干活了,人类活动就要大受限制。语言学研究表明,人类口语是朝着越来越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发音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省力。书面语这种形式也是这样。它是因为容易传播,容易保存而出现的,它的发展进程同样以便利为目标。汉字简体字的出现是个很好的证明。

外语词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例如,GDP才3个字母,其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则有6个字。MBA与“工商管理硕士”,WTO与“世界贸易组织”都属于这种情况。

《零翻译》的作者质问“英语吸收汉语词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却要夹杂大量英文?”他们认为,外语词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言外之意,如果容忍使用外语词,汉语将从此一病不起,甚至呜呼哀哉。多么可怕的前景啊!

有网友已指出,在吸收外语词问题上为什么要拿英语做例子,而不看看日语?其实,即使就英语而言,作者的指责也是站不住的。英语以前吸收汉语词都改为字母拼写,主要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他们不想用汉字。技术问题解决以后,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在英语中夹杂使用汉字了。他们给中国人的邮件,有的已经在英语信件中使用收件人的汉字名字。这既是为了避免混淆,也是对收件人的尊重。就连正式出版的书籍中都有汉字了,如Istvan Kecskes的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的79页有下列句子:

According to Liu (2010), in Chinese, people use “没关系” (mei guanxi) “不用谢” (buyong xie) in response to "Thank you".

我们认为,在汉语中使用外语词丝毫不会伤害汉语,尽管看起来汉语显得不那么纯了。“纯”是个相对概念。跟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即使不用外语词也已经相当不“纯”了。何况,“纯”对语言有什么好处?拒绝变化的拉丁语倒是“纯”了,但是,它呜呼哀哉了。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正是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鉴才丰富了各语言的表达力,使之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至于“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能翻译过来?”则是市场的问题,不必人为干涉。如果市场不接受iPhone和iPad,它们就不会存活。

归纳起来,《零翻译》所谓“外语词频繁出现使用过度,影响沟通伤害汉语纯洁性”是个伪命题。外语词既没有影响沟通,也不伤害汉语,反而增强了汉语的生命力。

                                                                                                                                                                                                                                                                                                                               (姜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