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讨会暨胡壮麟教授九十华诞庆祝会隆重举行
时间2023-03-31
2023年3月25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协办的“北京大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讨会暨胡壮麟教授九十华诞庆祝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胡壮麟先生及其夫人陈文绮女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秘书长孙庆伟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人文学部主任申丹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吴霞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八个协办单位代表、京内外高校外语学科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等120余人应邀参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淑静教授主持。
李淑静书记主持开幕式
会场剪影
在庆祝会环节,胡壮麟先生首先以“我的科研生涯一瞥”为题带领大家回顾了其过往七十载的学习、工作和研究历程,分享了他在遵循和发扬学科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助力我国外语学界多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宝贵经验。胡壮麟先生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他1973年回母校北京大学任教,1978年考取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进修,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A.K. Halliday)教授,获得优等硕士学位。1981年学成归国后,胡壮麟先生即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和普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并极大推动了我国外语学界的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育研究。从教50年来,胡壮麟先生在英语语言学领域培养硕士研究生33名、博士研究生26名,他的许多学生都已经成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成为我国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方面的领军学者。退休后,胡壮麟先生笔耕不辍,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求索,取得多项重要学术成果和学术荣誉。胡壮麟先生发言后,申丹教授向他献花,祝贺其90华诞。
胡壮麟先生介绍其科研生涯
申丹教授向胡壮麟先生献花祝贺其90华诞
孙庆伟副校长代表北京大学祝胡壮麟先生身体健康,永葆学术青春。他指出,胡壮麟先生作为我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为我国语言学教学事业贡献了许多杰出成果,希望年轻学者能够像胡壮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那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中国语言学学科发展以及中外友好交流合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教授致辞
孙有中教授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向胡壮麟先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并讲述了其对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和外国语言学学科建设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表示,胡壮麟先生是我国语言学和外语教育界的泰斗,学识渊博,视野宽广,享誉海内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胡壮麟先生是我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榜样。
孙有中教授致辞
吴霞教授讲述了胡壮麟先生对清华大学外文学科发展的卓越贡献。她说,作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50级系友和双聘教授,胡先生始终关注着清华外文的发展,多年来一直支持清华外文系的建设。在清华外文人的心中,胡老师是最爱的家人,是和蔼的师长,是光辉的榜样。百十年来,一批批胡先生这样的杰出学者见证了两校外语学科风雨同舟,珠璧交辉,携手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共同书写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现代篇章。
吴霞教授致辞
陆俭明教授向胡壮麟先生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对胡壮麟先生的为人为学和教书育人及其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看来,胡壮麟先生无论是为学、为教还是为人,都是大家的楷模。胡壮麟先生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教导他们树立家国情怀,治学严谨、踏实、求实、创新、富有开拓和探索精神,对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和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陆俭明教授致辞
陈明教授在致辞中系统地总结了胡壮麟先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学、文体学、教育语言学、澳大利亚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介绍了胡先生历年来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充分肯定了胡壮麟先生对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他强调,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胡壮麟先生在1973年回到北大任教至今的整整五十年中,不仅对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系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语言教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贡献卓著,而且对我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中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学、文体学、教育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明教授致辞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会长黄国文教授、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王铭玉教授、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杨延宁教授、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俞理明教授、文体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苗兴伟教授、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刘树森教授、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赖良涛教授、中山大学丁建新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战子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以及北京大学博士生王上豪等13位专家学者就语言研究与外语教学分别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淑静、高彦梅、王勇、杨延宁主持。
罗选民教授回顾了韩礼德的中国师承渊源以及创建系统功能语言学之历程,总结了胡壮麟先生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肯定了胡壮麟先生作为多个学科领域的“跋涉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罗选民教授发言
黄国文教授从作为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作为适用语言学(appliable linguistics)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两个方面,全面回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思想发展史以及胡壮麟先生在其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展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黄国文教授发言
王铭玉教授报告了符号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中国和世界两大视角展示了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语言符号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其高点起步、换档加速、成果不断的发展态势,并充分肯定了胡壮麟先生在中国符号学学科发展中的巨大贡献。
王铭玉教授发言
杨延宁教授聚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拓展,以语言演变研究为例,指出语言演变涉及内外两类要素,前者提供语言演变的内在动力,后者从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个角度限定了语言演变的宏观走向,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能够有效推进两类要素并重的语言演变研究,解决分而治之的研究现状,显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更广阔的适用性。
杨延宁教授发言
俞理明教授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教育的本质是语言”的论述出发,全面探讨了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定位以及教育语言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倡导重新思考外语教育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语定位的认识,展示了创建教育语言学中国学派的未来前景。
俞理明教授发言
苗兴伟教授回顾了功能文体学的发展历程和胡壮麟先生对功能文体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他认为,韩礼德把文体视为“前景化”,即“有动因的突出”,这一思想为功能文体学和言语艺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展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文体学发展与创新。
苗兴伟教授发言
刘树森教授梳理了北京大学多个学科领域澳大利亚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展示了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所做工作,以及胡壮麟先生在推动中澳学术交流与共同进步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 刘树森教授发言
张德禄教授主要从外语教学中不同模态的作用、多元能力培养模式新探索、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态选择系统以及多元能力培养教学模式选择框架四个方面探索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他指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诞生、发展和深化将会为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资源。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新的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语料库、人工智能等结合起来,将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德禄教授发言
赖良涛博士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教育社会学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合法化语码理论视角探讨了态度意义的语义密度问题,探究语篇中态度意义的累积、浓缩或稀释规律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框架。他从词汇语法层和语篇语义层分别探讨了说话者如何运用特定语法和语篇资源来动态地调整话语中的态度语义密度,为探讨学术话语中的态度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
赖良涛博士发言
丁建新教授联合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国际韩礼德研究会和广州南方学院联合设立了“韩礼德·胡壮麟语言学馆”并于每年春季召开学术研讨会,通过设置实体机构,传承经典思想,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此次发言中,丁教授以“仁者长寿——记韩礼德·胡壮麟语言学馆”为题,介绍了胡壮麟先生与中山大学语言学研究传统的深厚学缘。
丁建新教授发言
李战子教授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战略传播话语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路径。她指出,话语研究不仅把话语作为工具和媒介,同时也针对和反观话语本身,运用语言学理论的视角,揭示其塑造社会文化的过程。
李战子教授发言
程晓堂教授展示了如何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他根据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并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使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语言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语言的能力、理解语篇结构和组织的能力、阐释、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识别语言变化的能力。
程晓堂教授发言
王上豪同学代表新一代博士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进展。他的研究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系统和互动研究领域的亲和策略,探讨医患科普视频评论中的在线共同体建构,旨在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空间促进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用户的健康素养等提供参考。 王上豪同学发言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互动,探讨了国别与区域研究、话语素养的界定、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新等多个问题。
高一虹教授主持问答环节
交流互动
研讨会于当日下午圆满结束,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胡旭辉副所长主持。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高彦梅所长做总结发言,外国语学院吴杰伟副院长致闭幕辞。
胡旭辉副所长主持闭幕式
高彦梅所长做总结发言
吴杰伟副院长致闭幕辞
会议合影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纳海主任代表英语系教师祝胡壮麟先生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并向胡先生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辛勤付出致以由衷的敬意。
英语系纳海主任向胡壮麟先生赠送礼物
协办单位、部分在京高校外语学院的领导以及胡老师师门的多位老师以视频发言方式祝贺胡壮麟先生90华诞和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协办单位的视频发言代表包括:北大出版社马建钧社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国际语言文化出版中心)主任肖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章思英、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河北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贵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华语教学出版社社长王君校;中国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严世清教授、副会长于晖教授、副秘书长辛志英教授;在京高校外语院系领导代表包括:清华大学外文系系主任、书记吴霞、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剑、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耿纪永、北京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李京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秀凤、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清、北京邮电大学外语系主任/南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主任杨京鹏;胡壮麟老师的师门代表高一虹教授(北京大学)、王振亚教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范亚刚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田贵森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封宗信教授(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清华大学)、李战子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侯建波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潘章仙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叶起昌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唐丽萍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杨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雪燕教授(复旦大学)、孙迎晖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林庆新教授(北京大学)、田剪秋副教授(北京大学)、高艳丽副教授(北京大学)、冯利副教授(北京大学)、李寒冰博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周晓康博士(墨尔本半岛文法学校)、魏爽博士(中央财经大学)。
延伸阅读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建立和发展的语言学理论。该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用功能的视角研究语言,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影响延伸到与语言相关的不同领域,如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改革开放以后较早引入中国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第一次全国系统功能语言学研讨会于 1989 年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行,迄今已逾三十载。三十年来,几代学者通过不懈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推动着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不少成果在我国语言学、外语教学和其他相关领城得到广泛应用,带动了国内语言教育、语篇分析、军事话语、法律语言、多模态话语研究等众多领城的研究。在这一进程中,胡壮麟先生一直起着引领作用,他与方立先生和徐克容先生合著的《谈谈现代英语语法的三大体系和交流语法学》于1977年发表,率先将功能语言学引入中国。1989年胡壮麟先生与朱永生先生、张德禄先生合著《系统功能语法概论》,2005年与朱永生先生、张德禄先生、李战子先生再著《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皆为功能语言学经典。胡壮麟先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汉语、日语等语言中的具体现象,出版了《语篇的街接与连贯》《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理论文体学》《认知隐喻学》《韩礼德学术思想的中国渊源和回归》等著作,组织编写了著名的《语言学教程》《语言学理论与流派》等教材,为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我国语言学人才培养以及语言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卓有建树。在教书育人上,他也不忘时时关心和提携后辈。他培养的一大批弟子都已成为国内语言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中坚力量,可谓桃李满天下。
“杂家”是胡先生的自谦之称,他学术视野宽广、著述丰厚。除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胡壮麟先生还是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的奠基人和先行者。作为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和终身名誉会长,胡壮麟先生组建队伍、团结学者、筹办会议、联络中外,为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中国符号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此外,胡壮麟先生对文体学、外语教育以及语言规划、多模态话语等领域也有重要影响,他在隐喻、语篇、语用学、语法化、超文本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是我国外语学界全能型学者的代表。
(文:王上豪、李丹妮、廖传琳)